
貿易商機
Trade Opportunities有色金屬“十二五”規劃及鋁工業“十二五”規劃解讀
一、關于《有色金屬工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的解讀
問:《規劃》編制的依據是什么?
答:有色金屬工業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,產品種類多、應用領域廣、產業關聯度高,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防科技工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《規劃》依據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和《工業轉型升級規劃(2011~2015)》編制,并與有色金屬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、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“十二五”規劃、發改委正在編制的“十二五”有色金屬產業生產力布局調整規劃、全國礦產資源規劃(2008-2015年)、我部其它司局編制的節能減排規劃、再生金屬推進計劃等進行了有機銜接,在產業結構調整、資源保障、技術進步、節能減排、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等方面取得了一致。
問:能介紹一下《規劃》編制的過程嗎?
答:2009年7月,《規劃》編制工作開始啟動,歷經規劃研究、規劃起草、規劃銜接、專家論證等階段。廣泛聽取了國務院相關部委、地方工業主管部門、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等各方面意見,多次組織業內專家進行修改論證。規劃編制過程是一個統一行業發展認識,凝練行業發展思路的過程,是集體智慧的成果。
問:《規劃》基于怎樣的行業發展背景和形勢編制的?
答:《規劃》編制是基于對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“五個判斷”。一是有色金屬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材料支撐,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。有色金屬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、交通、建筑、機械、電子信息、航空航天、國防軍工等領域。從長遠發展看,在我國實現城鎮化、工業化、信息化的過程中仍將起到重要作用,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,需要有色金屬在高精尖產品發展方面有重大突破。2010年我國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3093萬噸,表觀消費量約3424萬噸,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。總的看,有色金屬品種較多,盡管不同品種發展特征不一致,但在國內外需求帶動下產業仍將保持持續發展的態勢。
二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已具備由大到強轉變的良好基礎。經過“十一五”的快速發展,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在產業規模、技術裝備、節能減排、結構調整方面取得明顯成就,主要有色金屬冶煉技術及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。
三是行業快速發展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。產業結構不盡合理,自主創新能力不強,重金屬環境污染等事故時有發生,節能減排任務繁重。
四是行業發展要素約束增強。應對全球氣候變化,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新形勢,以及國內兩型社會建設的推進,能源、資源和環境的制約因素日趨強化。
五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,西方國家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,圍繞資源、市場、技術、標準等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,迫切要求有色金屬工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,加速實現轉型升級。
